投资心理学: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赚钱_

掘金大讲堂

11月5日,“掘金大讲堂”分享主题:投资心理学: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赚钱

主讲人:白堡屹,华南农业大学理学硕士,叁津投资创始合伙人、投资总监。曾任职于(,),拥有超过10年金融业务运营及管理经验,熟悉FOF组合基金领域,系国内最早进行FOF探索的资深人士之一,掌管的稳健型FOF产品三年期全国前十。以下文字为音频记录稿的节选内容。“掘金大讲堂”金牌栏目已成功举办170+期,每周二晚各界大咖嘉宾微信社群准时分享,话题囊括政策形势、区域经济、房产移民等投资指导性内容。

仅需9.9元进群听课,与关注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士共同交流,投资起点没你想的那么高!

想了解更多投资干货、实战经验,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智谷小E(ID:zgtrender13)咨询。

◎作者丨白堡屹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大家好,我是叁津投资的投资总监白堡屹,感谢智谷趋势的邀请,很开心今天与大家分享关于投资的话题,今天的主题内容非常有趣,相信大家会有不少的共鸣,同时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深度的思考。

在展开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提一个话题供大家思考: 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赚钱? 为什么只能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可以反过来吗?事实上我们想一下,如果是多数人赚少数人的钱,那是不可能赚到大钱的,听起来是不是更像一帮雇员和老板的关系。 因此我们说的赚钱如果指的是赚大钱的话,其实就是赚大多数人的钱,所以永远只有少数人有可能获得成功。 这个观点并不复杂,那么当它运用到资本市场,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关于策略,任何策略,当运用的人多了,规模变大以后,收益一定会衰减。因此,无论面对任何策略,大家一定要在早期参与,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能力确认这个是真的早期,当策略流行到一定程度时,务必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关于资产,任何资产,当大家最热爱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大家想想,最热爱意味着什么,一定是超强的赚钱效应,人性是几乎没办法抵御这种诱惑的。那么你会觉得这一辈子少数几次发财的机会来了,现在不抓住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大家想想,这就是典型的大多数人达成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关注的都是收益,而几乎完全忽略了风险的存在。 今天这个分享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在投资领域减少犯错的机会,我认为今天的分享尤其对于比较感性的听众会很受益,通俗一点说,听了今天的分享,相信您未来被忽悠的次数会大幅减少。 今天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关于我们的大脑,第二个部分是关于我们的时代,第三个部分介绍一个新的概念——绝对收益。

1如何塑造正确的投资理念,避免掉入惯性思维陷阱?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部分,人类误判心理学,听起来有些学术,其实很简单,就是研究我们人类的大脑如何犯错的。在这一部分,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跳出我们的身体,来看看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要先提起一位投资界的顶级大神,芒格作为的黄金搭档、伯克希尔的副主席,号称是“幕后智囊”和秘密武器”。虽然近些年他的曝光度增加了不少,但他的智慧依然被世人严重低估。今天我们介绍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就来自芒格的总结。 为什么我选择芒格呢,因为投资就是做选择,而芒格在他一生中几乎一直在做出正确的选择,很少失误,因此我对他的总结非常感兴趣。 这里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下人类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就是由于人大脑运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我们的大脑天生倾向于选择省电模式,低耗能模式,选择简单,选择尽量不改变。 大家看到这里分了二十五钟倾向或者效应,比较多,因此我选择比较精彩的几点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种,关于奖励和惩罚的威力。

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超级大反应倾向),能改变个人/集体的行为(甚至引发极其愚蠢的行为),是我们大脑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忽视的行为。 这里我们举两个案例解释一下: 案例1:联邦快递 联邦快递的核心和灵魂是保证货物按时送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快递都不能及时送到客户手里。曾经有一段时间,联邦快递的夜班工人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他们需要在半夜把货物快速转发到每一架飞机上。 联邦快递非常头疼,他们对工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就是没效果。最后有个人终于想通了,公司并不希望职员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好,公司需要大家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所以按照小时来支付夜班薪水改成按照班次来支付薪水,并且结束工作可以提前回家。 最终效果非常好。可见正确的激励很重要,不需要多花钱,却可以很好地改善集体行为。激励效应的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在芒格看来,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他甚至认为打造一家好公司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出好的激励机制。 案例2:施乐公司 施乐公司的创始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施乐的新机器总是卖得不如旧机器好。后来他发现根据公司的营销方案,把旧机器卖给客户,销售员能得到很高的提成;在这种变态激励机制下,劣等的旧机器自然被更卖力地卖出。

案例3.:银保产品 银保产品就是银行,银保产品就产品本身来说,口碑并不好,但是为什么在银行火爆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我们听到很多银保误导事件,在事件中,为什么在大家眼中高素质的银行员工会故意误导客户,甚至连来银行存钱的老人家也不放过? 我们从制定激励方案的银行中高层来分析一下,保险业务是中间业务收入(是衡量绩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一个重要来源,这项业是否达标是要对标同行的,因此各家银行是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每家银行的销售目标和激励方案都定的比较高。 因此对于一线销售人员来说,如何把复杂的保险产品简单化,如何快速成交就变成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努力的方向,因为越简单的营销方式可以获得越多的利润,最终营销话术越来越简单,甚至营销也逐渐变成了欺诈。慢慢的,一个个客户在员工眼里只是为了完成考核的销售对象,道德层面的约束逐渐被遗忘。销售最多的人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奖金,荣耀甚至升职的机会。 在这种变态的奖励机制下,会导致人们在做坏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正当的,其实在当下是很普遍的存在。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08年次贷危机为什么发生?从大型金融机构到普通投资人,人性的贪婪在这种激励效应下被充分点燃,最终酿成悲剧。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芒格给了两个建议,我个人觉得非常好。 (1)考虑顾问提出的专业建议对顾问本身是否特别有利;(2)学习一些行业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我们在财富管理这件事上要防止过度依赖,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必须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因为无论交给谁打理,最终的选择是你做出的。

第二种,避免不一致性倾向(我个人喜欢称作惯性倾向)。 这里指的是,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会不愿意作出改变,因此坏习惯非常难以改变。 富兰克林说:“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就是这个道理。

人类大脑的和运作方式和人类卵子非常相似。我们都知道这个常识,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的大脑也是这样。 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不经常去检查和改变,即便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常说,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他认知的镜像,大家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所以反思和总结的价值特别巨大。正确的教育应该让我们变得足够有足够的智慧,这种智慧让我们有勇气改变之前错误的想法。 曾经说过,“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 其是在人们取得成功后,会更加热爱自己成功的经验,导致成功变成了一种瓶颈。

大家可以想想,说服一个人改变观点是不是特别困难,如果你要说服的是一位成功人士,几乎就是不可能改变的,比如你的领导。 在狄更斯的《圣诞欢歌》中,有句话说:“我戴着我在生活中锻造的锁链”。他说的锁链就是那些起初很轻微,难以察觉,在察觉之后又牢固得无法打破的习惯(更多在认知层面)。 这里有个很好建议,多结交一些高认知水平的,会说真话的朋友。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非常强大,一个人只要假装拥有某种身份、习惯或者结论,他自己通常就会信以为真。这也是自我暗示的力量导致的。 例如, 演员常常入戏太深。别说是异性,同性一直在一起相处都会出问题。和刘烨,曾经拍过个片子叫《蓝宇》,他们扮演一对同性恋人。拍摄过程中,胡军觉得好像对刘烨有点意思,刘烨也有强烈的感受,后来两个人还是决定强行分开。在爸爸去哪这个节目相见的时候,两个人是这样的表情。很有趣。

第三种,回馈倾向。 回馈倾向指的是人类以德报德、以牙还牙的极端倾向。很容易理解,但是大家未必有认真对待这个倾向。 例如,商家喜欢用这个倾向,比如说“先尝后买”,或者先给一些小恩小惠,就是在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聪明的老板会压制采购员的这种回馈倾向。不允许让采购员从供应商那里得到任何好处。山姆·(沃尔玛公司的创办人)不允许采购员从供应商那里接受任何东西,哪怕是一个热狗也不行。 在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校园里随机找人沟通,问对方是否愿意带领一群少年犯去动物园参观。 第一种:直接提问,是否可以带领一群少年犯去动物园参观?接受率只有16.67%。第二种:是否可以连续两年,每周花时间去照顾少年犯?这种非常荒唐的提问遭到了百分百的拒绝后,然后再问,那么是否愿意至少花一个下午带那些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吗?结果接受率16.67% 提高到了 50%,整整 3倍! 由于实验对象在潜意识中作出了这种回馈式的让步,所以有更多的人非理性地答应带领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也是谈判中常用到的心理学效应。

第四种,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这种倾向指的是大脑喜欢做简单决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习惯性的决策是简单联想做出的。例如,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尤其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些,比如说矿泉水,我们会觉得价格最高的通常质量最好。

于是厂家也会利用这种心理学效应,通过改变产品外包装,提高价格,来提升竞争力。这种心理尤其对奢侈品特别有效,因为我们付出更高价格,也展现了自己的良好品味和购买力,这种购买行为常常能获得更高的地位。 这里我列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二次购买更容易不谨慎。 例如客户在某个银行买产品赚了钱,也会更倾向于去这家银行购买。如果运气好赚了超预期的钱,资金到账后,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同意购买下一只产品。这一点可能被利用。金融机构清楚这种效应,喜欢在某个产品成功后,立刻补充第二只产品。 我们购买股票的时候就应该避免K线图的过度影响,尤其是通过某个K线图盈利过的时候。 第五种,妒忌倾向。

嫉妒的心理也可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一种参与生存竞争的原始动力。巴菲特说过,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

 这里我们提出要避免因妒忌心理导致的非理性的行为,其实这非常困难。大家可以想一下,上一次牛市为什么参与?别人赚钱的时候如果自己没有赚到,尤其是你觉得隔壁老王各位方面都并不如你,怎么就赚那么多钱?这个时候可能你太太还会整天唠叨你,你看人家谁谁谁… 这种状态下,别人赚钱是不是感觉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因此我相信下一轮牛市来的时候,在这个倾向的强大影响下,大家依然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进去。 第六种,自视过高的倾向(过度乐观的倾向)。 自视过高的人非常普遍,瑞典有个调查显示,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很好地说了这一点。 另外,人们倾向于夸大各种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物的价值。例如女性通常会过度称赞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如果不是因为过于自信的倾向,赌场和股市就不会有那么多散户,尤其是赚了钱的人大多会认为自己是不是有某种特别的能力,而且这种信念只有在亏了大钱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见棺材不掉落。 在一个人成功的时候是无法总结和反思的,人类很难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只有失败的时候才会深刻反省,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倾向非常适用我们今天的话题,等会我们还会提到。 第七种,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如果有个人即将得到某样他非常渴望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却在最后一刻飞走了,那么他的反应就会像这件东西他已经拥有了很久却突然被夺走一样。

一个人亏损100元的感受和得到100元的感受分量是完全不同的。失去造成的伤害比得到带来的快乐多得多,大概是三倍。 芒格的狗,平时非常温顺,但是在一种情况下,居然会咬人,那就是夺走它口中的骨头,会无法抑制的把主人咬了。 老虎机骗局里有大量两个7的存在,而且第三个7就差一格,眼看就到,感觉就差一点点,这个时候是很难放弃不玩的。这个当然是商家的诡计,他们发现设置这种程序以后,玩老虎机的人会多很多。 这种误判心理会怎么影响我们的投资呢? 我们都想买牛股,可能过去我们也多次买到过牛股,但是为什么我们拿不住呢?我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 当已经赚钱的股票一旦下跌,强烈的被剥夺反应会促使人们尽快卖出,当我们卖出的时候,如果股票大涨,我们还买得回来吗?恐怕非常困难了。 “怕踏空的”的心态也是一种反应,本来是很理性地卖了离场了,结果股票一涨又怕踏空,于是又加重仓买回。例如在2007年,一些理智卖出的投资者然后终于又架不住这种诱惑与煎熬,然后又重仓杀入,结果最后是空欢喜一场。 赌场和股票市场都有输红了眼的人,一步步走向深渊。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是导致某些赌徒倾家荡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是芒格25种心理学倾向中的7种我认为非常强大,也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倾向,建议大家回头再去搜索一下,非常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在掌握这些基本倾向之后,我相信一般的诈骗或者营销陷阱你都能识别。 2我们是如何被时代影响的

有个段子说 "三个人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一个原地跑步,一个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他们都到了十楼。有人问他们是如何到十楼的?一个说是跑上来的。一个说是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是用头撞墙上来的”。这个电梯,就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 这里讽刺的是某些成功人士,成功后只看到自己是如何努力,但是很少会谈到时代的红利。刚才我们提到这点倾向,自视过高的心理学倾向。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上升中的公司,你会享受到这个公司的红利;选择一个上升中的行业,你会享受到这个行业的红利;选择一个上升中的国家,同样会享受到国家带来的红利。这些红利有时非常巨大,因此无法被忽略。

先补充一个小知识,金融中贝塔和阿尔法的概念。 ?β-贝塔:共性的东西,时代红利、某种趋势、例如A股中的指数收益。?α-阿尔法:个性的东西,例如个人努力  例如某年指数涨了10%,某个人赚了30%。那么这个30%中有10%是贝塔β,剩余的20%就是阿尔法α。刚才那部电梯就是贝塔β。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跳出我们的时代,看看这部时代电梯的表现,相信我们会更加清醒,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浮躁? 过去40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超级大贝塔,而这个时代在奖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同时,也极大地奖励了冒险、欲望、贪婪。就像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就获得了巨额财富,非常容易形成暴发户心态。 这种情况下,金融领域投资的合理预期是多少?绝对收益到底指什么?如何指导我们的投资,欢迎收听讲座回放,查看更多细节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外掘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