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融合”全方位培养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报记者 崔阳阳 本报通讯员 赵京娟 摄影 朱剑刚

一场隆重的开学典礼,苏州市职业大学迎来了22个省、市、自治区的5327名新生,创多年新生人数之最,2019级新同学正式步入大学生活。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积淀中,秉承 勤勇忠信 的校训,迎来了一批批青春活力满满的新生,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应用型人才,校友中走出了7位院士,为社会输送了18万名毕业生。

多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成就师生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内涵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大力培养 高品德、高技能、高适应 人才,走出了一条 凸显工科特色,注重内涵建设 的融合发展之路。

深化专业融合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

戴上VR头显,让你立刻从旁观者身份变成了界面的一部分,很惊讶很震撼! 走进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室,包括2017级软件技术专业邱野在内的几名学生,正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进行交互和代码编写,创造虚拟场景。他们在今年上半年的国赛战场上披荆斩棘,一举夺得全国技能大赛 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 赛项一等奖。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参加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不仅打通了专业壁垒,强化了专业集群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把企业吸引进来,实现了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指导老师周德富教授说。

一直以来,苏州市职业大学重视专业群和特色专业建设,并以此来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学校已建成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6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1个,省重点专业(群)3个,正在建设 4+2+2 的专业集群。

近两年新设电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产品开发等专业,直接对接了苏州产业升级的发展热点。同时,学校推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区域经济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实现 专业对接产业转型、科研对接地方经济、人才对接社会发展 的 三大对接 ,形成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的专业建设和科研体系。

我校的目标是积极打造有效服务苏州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专业集群体系,构建对接产业、提升产业、引领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学校专业竞争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钮雪林说。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地合作共同体

暑假前,该校一场关于阿里巴巴第二期学徒班的培训会,引起了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浓厚兴趣,现场讨论热烈。据介绍,该校第一期学徒班在2018年双选会上就出现了学员供不应求的情况,并创下了阿里巴巴苏州公司双选会签约薪金的最高纪录。商学院院长吴文英告诉记者,通过引入企业真实跨境电商平台,使学生在 学中做 做中学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操理念和技能,企业普遍满意度高。

近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立足地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共同推动苏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利用地方优势,充分发挥 政、行、企、校 多种资源优势,增强合力,从校企开设订单班、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到共建学徒班、打造 校地合作命运共同体 ,走出了从单向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合作模式。

目前,已建成企业(行业)学院18个,与400余家企业确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吴中区、相城区等进行校地合作,签署了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一系列具体合作协议。在此期间,学校大力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部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学生数占比达50%以上;与30多家企业共建 双师型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0多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基地有50多名导师被聘为学校兼职教师。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学校还联合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共同推动国家级技能大师进校园,使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 有大师、有平台、有项目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曹毓民坦言: 国家级技能大师们的出现,将为我校在传承传统技能技艺和推动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手工艺技艺传承、技术技能成果转移转化、产教深度融合创新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实践、应用和创新。

 职大校园生活。</p><p>本版摄影 朱剑刚

深化平台融合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创业导师手把手教,培养学生创业思维,这样的培养模式在苏州市职业大学已经持续了好多年。除了创业导师进校园外,苏州市职业大学还依托行业(企业)学院,为大学生积极搭建职业成长的载体和创业平台。

据介绍,学校已建成一个国家级众创空间 太湖众创和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各个学院的创业社团、IT创客中心, 太湖众创 获评苏州市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目前, 太湖众创 正按照 分类分层 孵化思路,在为大学生做好区域化双创服务平台的同时,瞄准 新材料和智能制造 方向,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共引进五个博士领衔项目,其中一个在孵项目获得 东吴领军人才 立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统筹推进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得到良好的培育和资源整合,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上屡屡获奖。今年第十六届 挑战杯 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该校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作品《松材线虫遥感监测与疫木单株识别技术》获得特等奖,机电工程学院的作品《基于三轴机床的斜面斜孔加工夹具》获得二等奖。这也是在苏高校中唯一获得特等奖的高职院校。

深化课堂融合打造思政育人共同体

近日,在苏州革命博物馆,2018级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收获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不仅上课地点搬到了博物馆,授课教师也发生了变化,博物馆老师和学校思政课老师 双师融合 的教学方式,更新鲜更生动更真实了。学生热烈的反响,让 我知道这堂课真的成功了。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样特别的形式更能起到启发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功能,让思政课上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 政 。

学校思政部教师曹文君告诉记者。

多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 立德树人 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了融合吴文化、职业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教育为一体的质量文化育人体系,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思政 三结合 全员参与育人格局。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书与育人的无缝对接,确保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双向融入,形成专业教师、校友企业家、 企业工程师+教授 双师型教师等与思政教师的对接机制。

近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典型,他们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校园、锻炼自我,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展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显著成果。

校党委提出的思政 三结合 工作目标,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基本道德教育相结合,有形载体教育与无形渗透教育相结合,办实事感召教育与树先进典型教育相结合,促进了思政教育的双向融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自觉、历史理解与责任担当精神,逐渐实现思想观念的正确引领、人生追求的积极提升。

钮雪林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