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饭堂运营难?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落地难?省民政厅这样回应]

热点问题一:经营困难、场地难找,长者饭堂难以为继?

在当天的民声调查环节,长者饭堂和特困供养人员等话题引发多方关注。

据悉,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在全市范围开设长者饭堂,截至今年5月,广州长者饭堂数量达1031个。这些长者饭堂的运营模式有所不同,有些在原来的机关单位、学校饭堂增设长者用餐服务,有些是企业把长者套餐配送到指定地方派发,有些则是餐厅额外增设长者套餐……但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部分长者饭堂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情况。

白云区永平街道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桂杰表示,为街道提供长者饭堂服务的企业都做得不长,主要原因是经营成本太高,容易亏损。而基层要找到合适的派餐点也不容易,好几家派餐点都因为不符合要求而被取消,在人员、经费都不到位的情况下,工作很难开展。

对此,广州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回应,长者饭堂难以为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物价上涨、人工成本上涨、运营管理的问题等等。“我们正在对长者饭堂运营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看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我们将加大研究的力度,找到企业保本盈利、财政可承受、老人可接受的平衡点。通过有效经营、科学的定价和合理的订餐补贴实现长者饭堂的可持续运营。”她说。

卓志强也表示,截至目前,“大配餐”助餐配餐服务在珠三角地区得到推广,各地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多支撑的服务载体持续强化,多主体的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接下来,省民政厅将加快推进各项政策落实,有针对性对长者饭堂再次全面评估优化,加大对长者饭堂的投入和不断完善运营管理

热点问题二:政策出台一年,特困供养人员的护理补贴为何还未发放?

去年8月,《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的通知》出台。通知指出,特困供养人员分为全自理、半失能和失能三类,这三类人员都享有相应的护理补贴;各地市应根据当地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特困供养人员的护理标准。

来自河源市龙川县东北村的村民刘秋先一直盼望着这个政策的落地。今年27岁的刘秋先患有先天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迫于经济压力,刘秋先的父母在外地务工,家中仅剩70多岁的奶奶照顾他。懂事的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有钱请一个护工来照料自己,不让奶奶太过操劳。

去年10月,河源市也出台了护理标准,其中全自理、半失能、全失能的特困人员的人均护理标准分别为71、564和987元。根据文件规定,特困供养人员领取补贴需要事先进行评估,评估完成和公示后,这笔钱才能发放给特困供养人员。不过,一年过去了,刘秋先却始终没有等来评估人员以及护理补贴的发放。

对此,河源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秀清表示,今年年初开始,河源市就组织了评审小组对各地的特困供养人员的失能情况进行评估和抽查,但在抽查中发现了一些复杂的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再对评估进行重新审核。“现在我们基本已经完成评估,正在与监护人和特困供养人员签订护理协议,预计11月底之前能够将护理补贴发放到位。”

据悉,截至2019年9月,广东全自理、半失能、失能特困人员分别有12.6万人、4.9万人、5.2万人,月人均照料护理标准分别为73元、726元、1280元。卓志强也强调,全省要加快推进进度,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落实到位。

编辑:束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