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有多动症 幼小衔接难做好] 多动症难治吗

即将进入毕业季,又有一批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成为小学生。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幼小衔接。要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过渡到以学为主的小学课堂,大部分孩子经过短暂的时间都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然而,有一类孩子,即使经过良好的幼小衔接,也很难做到“上课好好听讲”。因为他们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

不要以为多动症只是一种“小孩病”,它可以持续终身。因此,多动症必须要早识别和早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所造成的后果。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时期,正是多动症识别和干预的黄金时期。

幼升小是识别

多动症干预黄金期

广州市惠爱医院儿少科心理治疗师殷炜珍介绍,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它是儿童青少年最为常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根据国内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我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高达6.26%,这意味着,中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和青少年多达2300万。

对于多动症的小学生来说,要端正地坐在课堂上,专注地听老师讲课,克制自己的各种冲动 例如起来走走、跟旁边的人说说话、摆弄一下文具、动动脚或者扭扭头等,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此外,多动症的孩子写的字往往特别歪歪扭扭的,想到什么就要立刻去做,难以延迟满足,这些特点也注定了他们在适应小学学习上,较平常的孩子更加困难。

因此,尽早识别和干预多动症,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康复和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殷炜珍指出,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时期,是多动症识别和干预的黄金时期。

然而,目前多动症的诊疗现状并不乐观,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多动症孩子的就诊率不足10%。事实上,很多前来就诊的患儿,也可能因家人或老师对多动症的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导致未能接受及时和规范的治疗,或是中断了治疗。

殷炜珍介绍,多动症是一个慢性疾病,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改善,需要系统地接受治疗。目前,具有较强循证医学支持的多动症干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目的是让大脑能够维持正常的功能水平。多动症的心理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行为管理、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帮助家长科学客观地对待多动症和调整教养方式。

一般而言,在治疗5周左右时可观察到孩子的症状减轻,但通常在10~12周时才显示出最大效果。殷炜珍提醒家长,如果治疗的前几周,孩子没有明显的改善,先不要着急自行停药或停止干预。

精力过多

可尝试多做家务和运动

因为孩子多动、冲动,许多家长在对多动症孩子教养过程中总会觉得头痛不已,逐渐地失去了耐心,有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最终对孩子的教导不了了之。殷炜珍表示,如果运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多动症孩子充分的时间、合适的辅导,孩子的症状会改善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团队在开展多动症儿童团体心理治疗的同时,还在开设针对多动症患儿家长的系统课程,受到了家长们较高的评价,并有很多家长在课程结束后反映说,自己的教养方式调整后,孩子的问题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少。所以,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正规的课程和培训,更好地给孩子提供家庭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也举足轻重。父母可以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联系,相互反馈孩子的情况,共同促进患儿的病情好转。

多动症的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活动多,精力特别旺盛,在生活中可以尝试把他们过多的精力投入在“正途”上。在家里,父母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洗菜、扫地之类的。在学校里,教师也可以安排相应的任务来给他们完成,例如帮助班级打扫卫生等,还可以让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去踢足球、打篮球等,消耗一下他们的能量。医护人员、学校教师和家长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对于孩子的治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