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保健品江湖:盛时“千万信徒”,败时过街老鼠]

30年保健品江湖:盛时“千万信徒”,败时过街老鼠 2019-12-12 19:18:27 云掌财经

曾经厌恶直销保健的年轻人,正逐渐沉沦于保健品江湖。

女人要减肥,男人要增肌;小孩子强身健体,家长们预防油腻;中年人习惯养生,老年人图个安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保健品,有保健品的地方,营销之风自然生生不息。

向少年卖希望,向中年卖自由,向老年卖健康,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模式。

保健品的经销商们深谙此道,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往往会对个别群体煞费苦心、不遗余力。

豪门崛起,江湖往事

1988年,浙江的某个校办厂经理,在沿街推销课外辅导资料时,偶然得知浙大的一名教授掌握独门配方,对小孩子的营养消化大有好处。从那以后,他便每天登门拜访,最终还真就研制出了一款儿童营养液——“娃哈哈营养液”,为此他还专门写下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三年间该产品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一亿元。

当初的那个小厂经理就是今天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2013年,宗庆后以820亿元的财富第三次登上内地首富宝座。而娃哈哈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于保健品行业。

尽管所有人都明白,保健品广告多有夸大之嫌,喝了营养液,吃饭真的香?未必,但经销商恰恰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明星代言在那段时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侯耀华、郭德纲等一众名人都曾为保健品站台。不过话说回来,保健品毕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虽说也能调节人体机能,帮助特定人群,可在父母一辈眼中,娱乐圈的号召力未必真的有效。

医药界流传一句话:“把不懂的问题交给专家”。

彼时“专家”所表达的含义尚且没有发生变化,权威认证、名医推荐,从源头上就明显靠谱许多。

世人信奉权威,便有人找来权威。

同样是1988年,“生物健”在国家体委举办的一次全国保健品评比活动中,获得中国运动营养金奖,这让公司上下大为振奋。营销团队趁机利用新闻、广告推动产品销售,“生物健”迅速脱颖而出。

年初,技术持有人怀汉新扔掉铁饭碗,全身心投入到“生物健”的运营当中。这年8月,黄江厂正式更名为“太阳神”。

图片来源:太阳神官网

在简陋粗鄙的国产品牌衬托下,太阳神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喝生物健口服液就是当年最时髦的事。1992年,太阳神营业额达到13亿元,市场占有率63%,这是迄今为止都无法被超越的纪录。

太阳神和娃哈哈的成功让中国企业看到了广告营销的魔力,“三分靠产品,七分靠广告。”这是经销商的经验之谈,也是保健品行业的安身法宝。

灵丹妙药,成败兴衰

1993年,“马家军”在田径赛场一战成名,被奉为民族英雄。马俊仁让队医开出几味常用药的配方,冠以“祖传秘方”之名标价千万卖给乐百氏,后者将其包装成“生命核能”,引发全国代理商疯狂抢购。据马俊仁所说,弟子们常喝中华鳖精,它能益智健脑,老少皆宜。此言一出,国内保健品市场掀起了一股“王八潮”。(后经曝光,所谓鳖精是由糖精合成,整座工厂里只有一只鳖。)

待到吴炳新、吴思伟父子二人扛起三株大旗时,保健品行业的热度已经开始消退,幸好他们精通营销之道,先立品牌形象、再让专家说话、激活农村市场,一番折腾,竟让局面活了过来。

1994年,三株集团的销售额达到1.25亿元,1995年超过20亿元,1996年达到巅峰的80亿元。

盛名之下,三株开始尝试将产品打入乡镇医院,“一方面共同的经济利益把我们双方绑在一起,另一方面震慑其他经销商”。于是在1996年6月3日,湖南某乡镇医院医生,向患有老年性尿频症的老人陈伯顺推荐了三株口服液。

在“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诱惑下,陈老汉购买了十瓶,喝到第八瓶时,他全身溃烂,流脓流水,医院诊断其患有“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三个月后老汉去世。这场官司足足打了两年之久,到1998年3月,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引爆地雷,一审判决三株败诉。一时间,保健品行业遭受到全国媒体的口诛笔伐。

“消费者不会记得是哪个具体企业有问题,新闻报道出来,整个行业一起背锅。”

三株集团首当其冲,月销售额从数亿元垂直跌至不足千万,娃哈哈提早转型,太阳神一蹶不振。陈伯顺老汉“终结”的不仅是三株,还有长达十年的保健品营销乱象。

数据显示,国内保健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高达60%,也正因如此,才有新玩家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以近乎疯狂的营销手段严重透支行业信誉,令公众厌烦到了极点,尤其是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90后更甚。随着他们成为主流的消费群体,足有两千家保健品企业灰飞烟灭。

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医学发展的局限为保健品行业留下了一线生机,老龄化带来的大量老年病,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慢性病,现代医学常常束手无策。

久而久之,保健品的意义已经不单纯是为了保健,还在于“保命”,消费者买的也不是健康,而是一种心理安慰。

新的渠道,新的机遇

往日的“仇怨”终究会被时间冲淡,2005年,中国根据入世承诺放开直销,保健品行业再次进入上升通道。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规模已增长至2376亿元,全球占比16%,直销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安利公司属于第一批拓荒者,它的成功催生出一大批“仿制”安利模式的直销企业。

众所周知,直销给人的印象并不算好。个别企业分级“拉人头”、高息返现的不规范操作让许多人把直销和传销混作一谈。更何况,90%以上的直销企业都有保健食品业务,而他们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的“老毛病”也在不断动摇行业根基。

好在市场需求是货真价实的,“消费者对直销心怀抵触,可对保健品的认识更理性了。”有经销商指出,这归功于跨境电商的出现以及海外保健品兴起。

2018年前后,blackmores、Swisse、GNC等海外品牌通过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并尝试改写原有的竞争格局。《2018淘宝全球购海淘白皮书》显示,去年海淘保健品的人数同比增长89%,这与宁波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如出一辙,“保健品是跨境进口商品购买的第三大品类。”

全新的产品,全新的渠道,面向更年轻的客户群体。

曾经厌恶直销保健的年轻人,正逐渐沉沦于保健品的江湖。

天猫国际上,共有90多种不同成分、超过800个品牌的进口保健品。网站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仅从数据上看,进口保健品的消费中,80后年轻人占比高达60%。而像Swisse这样的品牌,36岁以下的消费者已经占到了80%。

“中青年对保健品和 好的保健品 有自己的判断,他们更倾向于购买进口保健品。”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曾进行调研,近半消费者认为进口品牌更信得过,“他们可能叫得出好几个进口保健品,但却说不出国产的”。

为了扭转品牌形象,国内保健品公司干脆采用最直接的办法——给企业“换一层皮”。

2015年9月和2016年12月,合生元(现更名为健合集团)斥资人民币近80亿元收购Swisse全部股权,实现完全控股。紧随其后的上海医药、澳优、汤臣倍健、哈药集团接连出手,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开始从良莠不齐向品牌争霸过渡。

正当所有人都艳羡于那些将进口品牌收入囊中的中国企业时,一场寒流却开始在整个行业蔓延,导火索就臭名昭著的“权健事件”。

盛极而衰,致命症结

2018年年末,丁香医生平台的一篇文章,揭开了天津权健帝国的另一面。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截图

2012年12月底,身处化疗过程中的内蒙古女孩周洋,在央视求助曝光后,被权健工作人员劝说停止治疗,改为服用保健品,两个月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随后,周洋的父亲将权健公司告上法庭。

2019年1月7日,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对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时间过去太久,嫌疑人的罪名究竟是涉嫌组织、领导传销还是虚假宣传,已经很少有人在意了。大家猛然发现,三十年岁月变迁,无数次地整改与反思,保健品身上的“原罪”原来一直都常伴左右。

顷刻之间,消费者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人们谈保健品色变,对保健品的主要生产商以及直销企业更是充满了不信任。“神药”成了“毒药”,保健品又被“妖魔化”了。

“十年过去,直销重新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半年来企业开会都在讨论如何降成本过冬,公司陆陆续续也走了一批人。”有从业者对此表示悲观。这是行业的普遍现象,一些“扛不住”的直销企业已经发不出工资,低迷的行情甚至蔓延到非直销领域。

汤臣倍健CEO林志成认为,这几年行业快速发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如何发展得更扎实或更长远,而是想着如何快速赚钱。“权健事件”给整个行业带来利空,各家企业都无法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2019年,有关部门对保健品市场乱象的整治行动已经进行多次,全国严打的态势下,不免有人疑惑,保健品市场的症结为何难以根治?

一方面,个别保健品企业已是积恶成习、积重难返,在曾经的虚假宣传甚至传销、欺诈的道路上不愿回头,不肯改换暴利的吃相,另一方面,“老年人盲目购买产品”也是一个诱因,调查显示,超过80%的老年人,都希望通过购买保健品来提高身体素质、保障生活质量。

由此看来,保健品市场乱象打而不绝,倒不如对其进行一次“刮骨疗毒”。一者,加大监管力度,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二者,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从而釜底抽薪,倒逼保健品市场正规起来;三者,紧盯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传播途径,斩断忽悠式传播的链条。

一言以蔽之,行业顽疾需要监管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传播渠道四方“会诊”,共同救治。

二十年前,一个可怜的老汉终结了保健品市场的营销乱世;二十年后的今天,掀翻权健的无辜女孩儿能够再次净化保健品市场吗?

作者:知晓商业评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