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到底该不该上托班?托班是检验家庭教育的好地方:到底该不该升本

Cindy说:

之前收到一个妈妈的留言,纠结到底该不该给娃上托班,给外婆分析下上托班的优缺点。

我知道这样的纠结,多半是因为在国内,娃3岁前上托班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妈妈们担心孩子的安全感;担心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娃会不会很狼狈;甚至是在小朋友多的环境中,孩子生病的几率是不是会变高,身体会变差……

太多的疑惑和不安,让妈妈们充满焦虑和迟疑。

土根是在18个月的时候上的意大利托班,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这样的安排,甚至是最早6个月会坐就可以去托班了,所以我也没有犹豫过,18个月的土根,已经是托班里的大宝宝了。

第一天上托班的土根

当然,国外的托班教育因为发展比较成熟,师生比比较小,再加上社交文化的加持,不上托班的孩子才是少数。

但是国内其实现在越来越多条件好的托班,甚至比意大利有更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在保证托班质量的前提下,我认为妈妈首先应该放下的是“对孩子不信任”的心态。

我今天特别想要说的,也是回答这个妈妈的问题,上托班有什么优缺点?我觉得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外(比如系统的认知学习和社交环境),以及排除掉最大的一点关于安全感的担忧(我以前写过:国外宝宝6个月就送托班,为啥没影响安全感?今天就不赘述了),就是让我更相信孩子,看到他离开妈妈后生命本身迸发出的力量;也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向。原来孩子社会化的一面,真有点出人意料啊!

这种在娃身上看到的无限可能性,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放下了很多的焦虑。

托班毕业典礼

1

我原以为土根是一个性格“狂放”的娃,

上了托班才知道他的慢热和敏感……

在上托班之前,我带土根去过一些早教班,土根几乎都是自来熟,跳舞也是跳得最起劲的那个;带他去外面玩,也是没有害怕过任何环境,到了人多的餐厅甚至不害怕上台直接拿着麦克就唱起来。

我原来看到的土根,在外面都是很豪放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外向的孩子,直到上托班几个月后的一次家长会,老师和我们交流,我听到了“慢热”、“安静”几个词,脑海里满满问号。What? 是在说土根吗?

我首先想到的,会不会是托班的环境或者某个老师土根不喜欢,让他有些“小心翼翼”。可土根除了第一个月的适应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正常的哭闹过渡,后来大部分时候都是快乐的,包括我送他去和接他回的过程,每一个微小的情绪我都能捕捉,并没有显露出是托班的问题。

后来我仔细琢磨老师的话,她用的“慢热”、“安静”这些词,其实是不带褒贬意的,只是非常客观地描述土根的性格,比起其他孩子,每天进幼儿园的时候,以及刚睡醒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然后才慢慢融入;另外相对于其他本地孩子,土根的多语环境让他的语言发展相对慢一些,所以不总是开口说话。

但同时,老师用了“专注”、“好奇心强”、“友善”等词汇来描述他融入后的状态,对什么活动都感兴趣,且过程非常专注;和他喜欢的朋友的相处非常和谐、能够很好地玩耍和合作。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土根不是吗?那些在我面前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因为我在身边而表现出来的)他,只是我看到的一个面,而“羞涩”和“敏感”让他变得更完整。

后来逐渐地,我发现这种多维度的了解,对于我对他的体察和教育,也变得更为立体。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我曾经写过的一篇2岁儿子从托班回来像丢了魂,知道原因后我心碎了……,土根因为托班最好朋友的离开而心情低落,原本对于2岁多的娃,我们常觉得他们不会有那么多细小的心思,从而忽略孩子的情绪,但也正因为我对他的了解,我看到了他的内心,所以没有跟他说,你马上再去交一个朋友啊!而是告诉他,一个人玩也很好,慢慢再交新朋友。

当时好朋友走后,从托班回来落寞的土根

时间过去,现在土根上新的幼儿园,老师跟我的反馈是,土根和小朋友玩得非常好。虽然新的老师也用了“慢热”、“安静”两个词汇形容土根,但这并没有成为他社交的障碍,反而因为这种相对“稳重”的性格让他和其他孩子相处很好。

你看,上托班的过程就是这样“整合”和“重塑”我对土根的了解,让我发现一个完整的他,也让我看到他在群体里的自我保护、融入和成长。根本用不着我去担心。

2

托班是检验家庭教育的好地方

你教育的一切,在老师眼里看得明明白白

托班老师对土根的评价里面,还有两条很有意思,一个是“规则感很强”,总是帮老师收拾好玩具,或者玩好的东西一定会放去原位;另一个是“很喜欢听故事”,每次老师讲绘本,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要知道,土根在家可是个“邋遢大王”,名言是“我就喜欢乱七八糟”!我和他爸每次苦口婆心,要他一起收拾好玩具。可是如果我们不逼迫,他一定不会主动收拾。当老师说他有“规则感”的时候,可是惊掉了我和他爸的下巴,如果不是土根故意“谄媚”,那么就是我们平时的教育其实对他是有用的,只不过他“故意”没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

对于“喜欢听故事”这一点,我倒不惊讶,每晚给他读绘本的习惯已经养成,他应该是非常“享受”故事时刻的。

所以,老师反馈的每一个细节,就像一面明镜,让我们父母看清自己,做了什么,什么做得不够,一清二楚。

土根现在的幼儿园里有一个印度孩子,我每天早上送土根去的时候都看到他在教室里哭得撕心裂肺。我一开始以为只是“分离焦虑”,后来偶尔一次在幼儿园门口遇到那个孩子和妈妈,孩子在哭,妈妈怒气冲冲,拖着他走,孩子哭得变本加厉,妈妈依旧不管。

虽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看他妈妈对他情绪的漠然反应,就能看出为什么这个孩子的“情绪”总是处在波动状态,因为一直没有得到妈妈的抚慰和合理的释放。

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当孩子没有进入一个“小社会”,而是在家这个“安全”的港湾,我们自己看到的和判断的,很多时候是片面的,甚至无从检验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正确。一旦把孩子放在一个集体环境里,孩子的性格被无限放大,我们反而容易看清真相,做出调整。

Cindy最后说:

以上是土根上托班后我感受最深的两点。当然娃要不要去托班最终是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情况、托班的条件、自己和老人给予陪伴的质量综合决定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让妈妈们都把娃送去,而是让那些正在纠结的父母们,了解上托班后,那些你看不到的意义。

我觉得这些意义,是远大于你担心“娃会不会吃不下睡不着”,“会不会缺乏安全感”,“会不会生病”。因为一个身体健康,和母亲有着“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国外宝宝6个月就送托班,为啥没影响安全感?一文里有如何判断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是不是健康状态),并不缺乏安全感,父母应该对他在新环境中的适应力有更多的信任。

(这里多说一嘴,娃刚开始进入集体环境,一定会比在家里更容易生病,土根也经历了这个反复的过程,但是很快孩子的免疫力就得到了锻炼,第二年就没怎么生病了。如果娃在托班没有经历这个过程,上幼儿园一样要经历。)

而即便一个孩子真的“缺乏安全感”,也不意味着他就不能进入集体环境,而是父母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看到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有更多的爱和陪伴。

不然,无论孩子多大,是不是上托班和幼儿园,他都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