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派【专家研讨《少年派》:中国式家庭教育下的共同成长】

7月23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的电视剧《少年派》研评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多位主创人员与专家学者就该剧的题材内容、角色塑造、现实意义等进行了研究讨论。

《少年派》是一部由贰零壹陆影视、蓝恐龙影视出品,刘惠宁、李少飞执导,张嘉译、闫妮领衔主演的都市家庭剧。该剧讲述了在高考背景下,四组家庭两代人不断发生冲突,最终收获成长的故事。

《少年派》播出以来,关于代际冲突、教育等话题引起了诸多关注,该剧出品人、监制、霍尔果斯贰零壹陆影视传媒副总裁任双有介绍,该剧从2016年10月开始剧本创作,历时两年半的时间完成制作,“当时很多人对教育题材不太看好,而通过创作团队对内容质量的坚持,让《少年派》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故事从现实生活走到电视屏幕的道路是漫长的。《少年派》编剧之一九枚玉从创作层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这部高中生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灵感来源于她读高三的女儿,高考这场少年人的成人礼给她很多启迪:“我们通过四个家庭,将两代人遇到的问题做了集中的体现,最终传递给观众的是勇敢面对各个阶段的成长,积极找到关于生活的答案的价值观。”

高考,对中国家庭而言,永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件大事,《少年派》聚焦在家庭、学校这两个成长的关键地点,以成长为多棱镜捕捉当代的现实痛点话题。

“关照现实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镜头直接对准社会问题。高考不光是孩子、老师面对的升学问题,还是家长、周边人都关心的人生大事。”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少年派》具有时代感与现实性,在直面社会教育议题的同时,把处于焦虑环境中的生活呈现得比较逼真,是《少年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少年派》的现实手法,也得到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的肯定。剧中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代表着不同的矛盾,“这部剧虽然是以四个学生作为主要人物,但不是就学生写学生,就学校写学校。四个人的家庭都不是背景,而是已经深入到了剧中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矛盾冲突中。”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以“一幅诚恳、耐心的工笔画”来形容该剧。他认为该剧既是教育题材剧,又是社会问题剧,高考只不过是《少年派》推动剧情发展的主线,“在这根主线的旁边交织了一系列的副线,包括父母的引导、同学之间的相处之道、情感关系、家长陪读、学区房、婚姻关系等,其实都是社会痛点”。同时他认为,观众之所以爱看,在于这部剧采用了心理治疗中情景再现的疗法,对社会的焦虑心理进行了还原和抚慰。

取材于生活的创作、直面社会议题的立意输出,让这部剧有了广阔的讨论空间,但故事的最终呈现,还是要落在“角色”上。

“因为对人物的打磨比较扎实,所以《少年派》在人物关系的设置和变化上,如林妙妙和父母的关系、和邓小琪的关系,钱三一父亲和两任妻子的关系,以及王胜男和裴音的关系等,对情节的推动都比较顺理成章。”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邢戈说。

“不做作、不夸张、很自然”,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清也对小演员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在她看来,观众可以从剧中林大为、王胜男的角色身上,学习如何为人父、为人母。

从大大咧咧的林妙妙、高冷学霸钱三一,到“虎妈”王胜男、“佛系慈父”林大为,可以看到,虽然经过艺术创作的加工,但《少年派》中塑造的角色鲜活、丰满,能让观众或多或少找到相对应的生活原型。在肯定了剧作立意与角色塑造等出彩之处的同时,与会人员也对剧中一些不足进行了探讨。

“我感觉故事里想要表达的热点话题和现象太多,群像和多线叙事也显得有些混乱和模糊。”青年学生观众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戏文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吉韵光表达了她的观感。“在主题的深刻性方面,《少年派》还有值得深入挖掘和思考的空间。”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少年派》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作品,但在他看来,该剧在家国情怀表现上的欠缺,以及台词中偶然流露出的精英阶层思想,都值得反思。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牛梦笛)

gmrb_logo_white_512x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