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保健品坑娃需补齐服务短板] 补齐短板

 市民论坛

 近年来,为了给孩子在身高、智力、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不少爱子心切的家长将各种儿童保健品送进孩子口中。然而,一些不法商家抓住了家长这种心理,以非法添加、虚假宣传、非法传销等各种手法骗取消费者钱财,致使儿童保健品市场出现各种乱象。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一般情况下,正常发育、合理进食的孩子并不急需保健品,食用保健品服用不当,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法制日报》10月20日)。

 随着针对保健品“坑老”的宣传与打击力度不断增大,保健品欺诈出现了转移阵地的势头,针对儿童的保健品欺诈现象变得更为常见。但对比较老年人市场而言,保健品欺诈对于儿童的危害则更大。

 这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非法添加和过量摄入的某类物质,不仅影响儿童现时的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比如导致性早熟、器官发育受影响等。这些对儿童独有的危害,说明保健品“坑娃”比“坑老”更值得警惕。

 治理保健品“坑娃”,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重拳打击。但也要看到,民众对于儿童保健品的态度,有别于老年人保健品。这是因为,部分保健品对于的孩子的发育确实不无助益,儿童对于保健品的正常需求,要比老人大得多。保健品并不是“原罪”,滥用、造假、虚假宣传等才是。部分保健品存在一定的作用,但家长又不知如何使用,就会出现盲目消费。更何况,不管在哪方面,家长都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当自家孩子在身高、智能、视力等方面落后于别人时,不少家长难免“病急乱投医”。

 在儿童生长发育、视力保护、智力开发等方面,社会上存在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甚至比儿童看病需求要大,只不过没有看病那么急迫而已。但当一位家长在这方面存在困惑时,他得到的帮助十分有限,儿科医生连日常诊疗都难以应付,无暇为家长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家长也缺乏去咨询儿科医生的念头。很多学校连校医都紧缺,对于家长的指导同样缺乏。

 得不到正常指导的家长,也许只能在一些营利性机构或网上寻求帮助,如此一来,儿童保健品欺诈就有了可乘之机。导致保健品“坑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亲情缺失,导致“坑娃”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需求得不到满足。让生长发育指导成为每所医院甚至每名家庭医生的重要服务内容,就成了家校合作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通过更多渠道对家长实施指导,家长选择保健品时就不会偏信与盲目。

 ◎罗志华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