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易遭抑郁症攻击 有效治疗多数可恢复社会功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24日讯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10月22日,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发起、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发起、灵北公司支持的“阳光心灵,职场同行——绿丝带关爱职场人群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开讲,北京老年医院副院长李娟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科主任王春雪教授分别做了精神卫生疾病的科普讲座,呼吁关注年轻人的神经精神健康。

抑郁症常攻击人生的“花样年华”

10月14日,韩国女明星崔雪莉自杀去世,年仅25岁,怀疑是抑郁症所致。数据显示,20-50岁的中青年是抑郁症的高发患病高峰,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是主力的职场人群。全球范围内,抑郁症被列为非致命健康损失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占所有“总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的7.5%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超过3.5亿名抑郁症患者,我国有超过5400万名抑郁症患者,占总人口的4.2% ,其疾病识别率、就诊率、治疗率均较低。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部中国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但如果按年龄划分,年轻人第一位的死因就是意外死亡,而意外死亡里面第一位的原因就是抑郁症相关的自杀。因此了解抑郁症,预防抑郁症,治疗抑郁症意义非常重要它攻击的是人生的“花样年华”!王春雪教授解释说,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生命止于花样年华,太令人痛心了。

国内临床用药监测数据表明:18-64岁的人群是抑郁症用药的主要人群,抑郁症不仅带来了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患者郁症患者难以应对人际及职场关系,由此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失业。这些数字显示抑郁症不仅仅是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亟需得到有效的治疗。

自我调节无效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

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状态,像喜怒哀乐一样,每个人都会出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通过自我调节就会自行消退,不影响正常生活,不要被错误理解为是疾病状态。而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领域的常见病,抑郁症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障碍,同时伴有多种伴随症状,时间至少持续两周,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并排除其他疾病方可诊断。

“抑郁症不单单是情绪问题,抑郁症是多维度的症状组合,包括情感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李娟教授解释,抑郁症患者不仅会有压抑、痛苦、悲观、绝望和焦虑等情绪问题,还会有头晕、耳鸣、咽口干、心慌、憋气、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周身疼痛、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受损等认知症状。目前,公众对抑郁症的了解更多局限在情感症状,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躯体症状表现,但躯体症状常常掩盖原有疾病,使临床医生不易及时做出抑郁症诊断,影响抑郁症的就诊率、检出率以及早期诊断。

王春雪教授提醒,面临上述问题时,在网上学习正确的科普知识,采取自我调整的手段,轻度的症状是可以缓解改善的;但症状重、持续时间较长、自我调节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自行解决,要借助专业的人员或机构。公众对自己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要有一个敏锐的察觉,及时就医,这样才能得到最科学的帮助,避免疾病恶化,导致不良后果。

多数可恢复工作能力

“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它和许多躯体疾病是一样的,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和康复,可以恢复病前的家庭功能与工作能力。”王春雪教授表示,随着对抑郁症认识的逐步加深,抑郁症治疗目标从临床治愈到全面症状控制,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不仅要让患者心情好转,还要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

据李娟教授介绍,目前抑郁症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治疗形式。药物治疗包括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轻度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运动、陪伴等非药物治疗来调整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是一种会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对于初次发作的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还需要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患者不可自行停药。同时提醒公众,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如果自己和亲人不幸受到抑郁症的侵扰,请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严防自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