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大学儿科战略发展论坛侧记|儿科住院医师规培计划

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网实习记者 代小佩

目前,我国儿科医生数量与人口基数比例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儿科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已日渐成为阻碍我国儿科事业发展的潜在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对健康医疗的迫切需求,提高儿童医疗水平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6月22日,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称“北大一医”)儿科、儿科发展联盟、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9北京大学儿科战略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期间同时举办北京大学儿科学系(教研室)成立90周年庆典,并启动了我国儿童血友病综合防治中心。现场多位专家呼吁,要重视我国儿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多位知名儿科专家教授经验分享。在学科方面,北大一医儿科及儿童癫痫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学系主任姜玉武教授对我国医学教育文化、学科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他认为,医学既是科学,也是一门人文艺术。“没有人文的医学技术是不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的。”很多年前,姜玉武还在医院见习时受到过一次责骂——“你的手这么凉,怎么能摸病人!”姜玉武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并始终践行用细节温暖患者的医者精神。

与会专家对儿童慢病、新生儿疾病、疑难罕见病等极大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研究进展进行分享,拟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在科研方面,北大一医儿科副主任医师钟旭辉教授介绍了儿童IgA肾病注册的研究(RACC)设计与实施。

记者了解到,由北大一医主办的“北大儿科发展论坛”自2012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是国内少有的专注于儿科发展的高端管理及发展研讨会。1929年,北大一医在国内首创儿科教研室,1946年开始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度,成为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现代儿科之一。90年过去,北大一医儿科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技术力量雄厚、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学科。

在临床上,除了对儿科常见、疑难疾病及危重症抢救开展规范化诊疗及应用研究外,北大一医儿科在癫痫、肾病的综合诊疗、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基因和产前诊断,遗传性肾脏系统疾病的临床、基因和产前诊断,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筛查及产前诊断,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早产儿院内救治及出院后随访,新生儿头颅影像与近红外监测,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症救治,呼吸内镜及其介入诊疗技术以及儿童临床药理学(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儿科疾病诊疗管理规范与流程,制定诊疗手册并应用临床路径指导疾病的诊疗活动。

专家表示,加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关乎中国医疗的未来。1929年,北大一医首创儿科教研室,并开始编写教材,在国立医学院进行系统的儿科学教育。上世纪四十年代,引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的一整套现代儿科学教育体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成立新生儿、血液、神经等专业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北大医院的儿科医学教育随同医疗、科研一起全面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2年开始与加拿大皇家内科与外科学院(RCPSC)进行“胜任力导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深入合作,使得儿科毕业后教育全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据悉,2015 年,由北大一医儿科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倡议和发起成立了北大一医儿科协作网,在医疗、教学、科研和护理多个层面开展广泛的协作与交流,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