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听听大咖怎么说]

华声在线12月15日讯(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熊洛)从阿尔法狗到机器人写诗、从医疗领域中的小型微型机器人到家庭陪伴机器人,人工智能已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时代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热点话题,如何创新教育模式?14日,湖南省首届青少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长沙市委副书记朱健、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建元、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相关领域企业代表等近500人共同分享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我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不断完善,2021年将初步形成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三个区: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截至目前,长沙共有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企业近500家,今年1月至11月,实现产值约90亿元,同比增长40%,重点打造了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 科学技术竞争关键在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朱健认为,人才梯队的培养,关键在高校,基础在中小学,学校要成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主阵地。“中小学校要将人工智能与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体验先进技术、埋下人工智能的种子;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为人工智能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要求,机器人编程已纳入高中新课标;教育部也表示今年将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等。 虽说我国已在不断完善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但是就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董事长李泽湘来看,“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阶段考核和评价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仍存在着不足。”他认为,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应该从“玩”字出发,只有让学生们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实验、试错,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最后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使命。 在此次会议的圆桌论坛上,作为小学阶段科技教育工作的代表,长沙市枫树山小学校长饶嘉表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主要是为学生以后在科技活动中的创新知识打基础,不仅要让学生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应让学生具备人工智能思维,明白人和机器的界限在哪里。据饶嘉介绍,枫树山小学会运用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社区资源加强学生们的科学学习,“我们会定期请专家来学校给学生讲课,还会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主题活动。” “目前,全省呈现创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氛围逐步浓厚、创新成果和人才不断涌现良好态势。”周建元希望继续加强创新协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努力培育卓越科技人才。 据悉,根据《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未来3年我省将实施关键技术创新计划、智能产品创新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应用计划、集约集聚发展计划、支撑体系构建计划等5大任务,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加大政策支持、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育5项保障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