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融合_对接媒体融合 培养新型人才

内容摘要:对接媒体融合培养新型人才媒介变革与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大召开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陆航实习记者赵立凡)10月 20日,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媒介变革与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大长安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40余家知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学者,围绕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创新、知识生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等进行研讨与交流。5G技术、算法推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媒介技术深刻影响着当下的传媒业和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遍及全国一千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如何迎接媒介变革带来的挑战,把握学科转型的重大机遇?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做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赵立凡)10月20日,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媒介变革与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大长安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40余家知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学者,围绕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创新、知识生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等进行研讨与交流。

陕西师大副校长任晓伟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媒介变革与学科转型,新闻传播学科首先要有政治视野。我们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是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从业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治能力永远应当排在第一位。在学科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内涵、中国气质的新闻传播学,使我们的学科建设与传媒教育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色,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频共振。

任晓伟说,新闻源自于人,传播服务于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内涵具有强烈的人文性。人文性应当成为我们这个学科的立身之本,学科转型亦应当在人文性上固本强基。在学术研究上,要充分吸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新闻传播学所用。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上,要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和传媒教育走出小圈子,闯出大格局。

任晓伟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介的变迁史就是技术的发展史。我们今天共聚陕师大讨论媒介变革与学科转型,同样来自于技术的驱动。技术赋能极大地改变当下的新闻传播格局,我们这个学科必须要主动对接基于技术而强势兴起的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充分体现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学科创新特质。学术研究要聚焦技术赋能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深层次变化,传媒教育要回应当前媒体融合对于人才的多元需求,着力增加学科的“技术含量”,全面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任晓伟说,伴随着各类新兴媒体的兴起以及舆论环境的复杂化,社会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的期待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果说以前的我们的人才培养主要着眼于服务传媒机构,那么,今天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则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中,传播这一要素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的学科转型要有更为广阔的公共视野,既要关注传媒职业教育,又要深度切入公共传播与社会传播领域,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不断拓展学科边界,在媒介变革和传播嬗变的时代,充分展现出我们这个学科之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任晓伟介绍,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建校75年来,学校秉承“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创建于2000年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是西北地区首家以学院建制的传媒教育机构。建院19年来,充分发挥西安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优势,已初步建成专业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完备、人才质量较高的传媒教育基地。

5G技术、算法推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媒介技术深刻影响着当下的传媒业和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遍及全国一千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如何迎接媒介变革带来的挑战,把握学科转型的重大机遇?与会学者通过主题发言和两场院长论坛、三场专题研讨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