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变的不仅是人数】 小班规定人数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镇转移,这就带来了农村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农村学校入学人数减少的现象,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农村学校的新常态。

作为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构建农村边远山区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班化教学是指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源萎缩自然形成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行小班化教学也是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现实选择。

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小班化教学,但美国是按照教育发展需求有目的地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其初衷是为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农村目前的小班是由于学生异动自然形成的,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推行小班化教学是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一种策略,也是在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减少的背景下,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通过班级规模的调整,期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单元里,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满足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小班化教学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的变革问题、学校生存问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问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用新视角重新审视小规模学校,发挥小规模学校和小班的自然优势,寻找构建小班化教学新模式的突破口,让小规模学校在困境中“突围”。

提升乡村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乡村教师的培训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实践中,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乡村教师队伍。

发挥乡村学区的区域优势,通过教师走教、连片教研、培训提升等措施,为小规模学校教师创造多渠道、宽口径、多形式的学习交流机会,提升乡村教育的竞争力。

抓好小规模学校文化建设。小规模学校也要同样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校训、校规、办学理念、校风、教风等,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在教室空间设置上,要打破教室空间传统布局。可以将教室分成教学区、生活区、娱乐区、读书角等,把图书、仪器、体育用品等归到教室的每一个区间;撤掉讲桌,让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拉近师生距离,让教室空间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通过学校文化的构建,真正体现“小而美、小而优、小而亲、小而活、小而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

强化复式教学。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小班的出现客观上会产生复式班,掌握复式教学的方法是每一位农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尤其在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多年级的复式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朝着“一师多能、一师多艺”的专业方向发展,通过课程整合、师生互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交互使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和内容,为学生创设宽松、灵活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探索形式多样的作业。小班化教学的组织方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都是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的,教学任务基本都能当堂完成。教师可以当面批改学生作业,尽量减少家庭书面作业数量。可让学生做一些诸如手工制作、画画、干家务、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等兴趣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拓展课外活动。小班化教学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不断拓展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集体阅读、开展团队式家访,邻近学校和班级可以开展互访交流、举行有较强仪式感的比赛展演等活动,给学生营造一种宽视野、好心情、多见识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从小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通过课内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给小规模学校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本文作者伏金祥系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闫锁田系天水市教育局干部)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