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你是分析型、创新型,还是实践型思维?

    智力差异会影响学习效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智力究竟指什么呢?如何给智力下定义,既能解释人的智商高低,又能提供一个较为公允的指标评估人的潜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20世纪初叶,心理学家就在尝试把智力这个概念量化。而今天的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至少拥有两种智力:一种是流体智力,指推理、发现关系、抽象思维,以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中保留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积累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以及从过去的学习与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程序或心智模型。

    从过往经验看,智商测验一直被用来衡量个人的逻辑与语言潜能。这类测验会规定一个智力商数,代表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然后再乘以100得出智商值。举例来说,一个8岁的孩子能在测验中解决大多数10岁孩子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么他的智商就是125(10除以8,乘以100)。过去人们认为,智商从一出生就固定了,但有关智力的传统概念正不断地被挑战。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能力为何会千差万别。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拥有多达8种不同的智力:逻辑—数学智力:批判性思考,以及使用数字和抽象概念的能力。空间智力:三维判断,以及在脑海中具象化的能力。语言智力:使用文字和语言的能力。肢体动觉智力:行动敏捷和控制身体的能力。音乐智力:对声音、旋律、音色,以及音乐的敏感性。人际交往智力:“读懂”他人,以及与人有效协作的能力。内省智力: 理解自身, 准确判断自身知识、能力、效率的能力。自然观察智力:区分和关联周围自然环境的能力。

    在加德纳拓展了智力概念的同时,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又精练了这个概念。斯滕伯格的模型指出人有3种智力,而非8种:分析型、创新型与实践型智力。此外,与加德纳的理论不同,斯滕伯格的理论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斯滕伯格在肯尼亚乡村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主题就是如何评估智力。他和同事调查了孩童们掌握的有关草药的通俗知识。肯尼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草药。学校不会教授这类知识,也不会有相关的考试,但能够辨认草药且知道对症下药与服药剂量的孩子,比那些不具备这类知识的孩子更能适应他们的环境。在针对这种本地非正式知识的测试中,同龄人里成绩最好的孩子,在学校正式科目上的成绩最差。而且,用斯滕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如果用正式科目来考查这一类孩子,结果就是他们似乎属于“愚笨型”。如何解释这种矛盾呢?斯滕伯格认为,那些在本地知识上成绩出色的孩子,其家庭更重视实践型知识;而那些在正式科目上成绩出色的孩子,其家庭在实践型方面则要弱一些。那么生活在这种并不强调理论的环境下的孩子,其理论知识就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这里涉及两个重要的观念。第一,衡量智力的传统方式没有把环境差异纳入考量范围。如果那些在本地非正式知识上表现出色的孩子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在正式科目的学习上也能够赶超同龄人。第二,对于那些处在强调本地知识的环境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正式科目的掌握尚在开发之中。按照斯滕伯格的观点,所有人都处于专长尚在开发的状态,而且任何只评估我们在特定时间里已知知识的测验都是静态的,只能说明我们在测验范围内的潜力。

    斯滕伯格深入这一空白领域,推导出成功智力的三元论。分析型智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的例子就是解答测验中的问题;创新型智力是我们综合并应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应对那些新的特殊情况的能力;实践型智力是我们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明白在具体环境下需要做什么并行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街头智慧”。不同的文化与学习场景需要不同的智力类型,而且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多是不能用标准智商测验或天赋测验衡量的,因为测验会漏掉至关重要的能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