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奋斗者 [“最美奋斗者”何镜堂:感恩祖国培养,记录伟大时代]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荣获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颁发的“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

作为杰出的建筑学家和教育家,何镜堂是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公认的建筑大师。他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问鼎过中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已届80岁高龄的何镜堂仍奋斗不止,活跃在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第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军和师者楷模。

何镜堂表示,自己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他说:“我的一生离不开国家的培养,祝福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越来越富强。”

行业领军

主持设计200多项重大标志性工程

何镜堂是广东东莞人,自幼受岭南文化熏陶,后考入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学习建筑,度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生涯后留校工作,曾任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技术员、轻工部设计院工程师,1983年5月返回母校一直任教至今。

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世昌,何镜堂对建筑有着独特的思考,经过不断地设计实践,他逐渐形成了“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建筑哲理和创作思想。

在何镜堂看来,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一理论的提出,在文化博览建筑、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标志着何镜堂在传承中逐步完成了对早期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创新,从而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承上启下,薪火相传”的关键人物。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何镜堂设计出200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精品。从早年的深圳科学馆,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合”峰会主会场),再到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何镜堂的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国人心目中的经典,其中有不少已经烙上中国印记、走向世界舞台。

何镜堂说过,设计建筑一定要反映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他仍然清楚地记得,正是因为他和设计团队达成设计理念上的共识,赋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以独特的中式造型和精神内涵,这个被称为“东方之冠”的方案才能在全球344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

师者楷模

设立“何镜堂教育基金”奖励师生

“只要见到好的建筑就两眼放光,一讨论方案就来精神。”何镜堂的学生经常提起导师对建筑的痴迷。

何镜堂的勤奋是出了名的。1964年,他在北京准备论文的时候借到一本参考价值很高的外文书。由于借阅期限只有3天,何镜堂硬是在一个小招待所里,不分昼夜地把这本16万字的书抄了一遍。

1983年重返高校,此时的何镜堂已经45岁。他深知自己起步晚,拼了命地要把丢失的时间弥补回来。1986年当上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4年获评全国设计大师、1999年获评中科院院士……在从教的近30年时间里,何镜堂培养博士、博士后八十余名,硕士数十名,其中18人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并不是一开始就在业内享有举足轻重的定位。但是,何镜堂一直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事实上也验证了他多年不懈努力终究结出硕果。其中,由他主持、筹建、建设的国内建筑学界第一且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建筑学科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成功的秘诀就是人才和精品。”何镜堂说。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多位学生参与其中,把建筑设计和建筑教学相结合,既出作品又出人才。通过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他打造了“何镜堂工作室”创作平台和设计品牌,主持的“建筑学研究生三位一体联动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实践”获国家教学一等奖,也让华工建筑设计院成了业内公认的建筑人才摇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1年,何镜堂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他把所获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牵头各方捐赠累计1150万元,奖励华南理工大学各学院优秀青年学生和教师,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

【南方日报记者】杜玮淦

图片】华南理工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