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国际意识 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多元文化

原标题:培养学生国际意识 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

为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常州市积极做好顶层设计,逐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不断加强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思考和实践。2012年8月,常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分批次遴选了83所学校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各校“同题异构”,通过学科渗透、校本课程、文化交流等途径作出率先探索。全市召开国际理解教育推进会,开展主题展示和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国际理解教育的经验。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分别于2016年、2018年评选命名27所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2017年、2018年,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风采展示活动,展示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成果,产生了较好的引领和辐射作用。2017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精品项目和优秀论文评选,评出精品项目30个,优秀论文53篇。

自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以来,常州市取得了一些成绩。2015年、2017年常州市两次应邀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分论坛分享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赢得较为广泛赞誉。省内南京、苏州、无锡、泰州以及浙江省金华市、山东省青岛市和烟台市等多地教育同行先后慕名到常州考察交流。

注重课程建设

开拓国际理解视野

坚持将学科渗透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厘清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充分挖掘、科学整合有学科课程和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与素材,通过日常的学科教学予以贯彻实施。立足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他国风土人情的介绍,加入国际热点问题的分析讨论,增强学生对国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情怀和人文素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拓宽教育内容,突出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服务于学生的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学前及小学阶段侧重“认识世界”,初中阶段注重“理解世界”,高中及职业教育阶段则可以“走向世界”。

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致力于“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编写《大世界》读本,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和文化融通力。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利用与澳大利亚小学的结对关系,开设了选修课程《袋鼠的故乡》,让学生了解澳洲的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地理物产等知识,为学生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等学校建立完善“模拟联合国”等一批社团组织,开阔学生国际视野。

开展人文交流

提高国际理解能力

师生直接参与教育国际交流活动,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多年来,常州市与英国埃塞克斯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俄罗斯斯塔罗波尔市等地区结对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海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伙伴关系,加强课程合作,开展友好互访,开设虚拟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交流。多年来,常州市大力开展AFS等学生使者项目,无论是派出到国外的学生,还是在常州交流的外国学生,AFS项目的交流年成为莘莘学子宝贵的人生经历,他们在学习新的语言、感受异域文化魅力的同时,很好地锻炼了个人能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拓宽孔子课堂等文化交流互动渠道,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举办“汉风龙韵”等品牌活动,让海外的学生了解常州,认识中国,培养一批知华友华学子。

推动品牌建设

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

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即一所试点学校创建一个品牌活动(或项目),打造国际理解教育的亮点和特色。常州外国语学校以“培养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为追求,精心打造的国际文化节成为了“一个走向世界的舞台,一场文化交织的盛宴”,逐渐发展为品牌活动。常州市第三中学借助江苏省高中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平台,通过环境建设、多语种校本课程开设、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促进学校“多语种拓展学习领域,多维度构建理解教育”的品牌建设,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思想对话、文化理解。试点学校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运用宣传栏、展板、校刊、校报、校园网、电子大屏幕等形式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知识。布置“国际文化墙”“外语之窗”“民族文化长廊”“世界文化广角”,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以“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第一张通行证”为教育目标,打造“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每年开展“小龙娃过大节”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拓展学生的多文化体验。     吉宝祥   常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