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走进心理咨询室]

这一期封面故事里,我们来谈谈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最初是弗洛伊德的发明。他希望找到一种人性的结构,可以解释一切人类心理的现象。在上世纪20年代,他的精神分析法还是一种智识运动,只流行于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之间。直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精神健康的危机,将这种疗法带入了大众的视野。1957年,14%的美国人都接受过精神分析的治疗。之后,各种新的咨询流派不断诞生,其创始人如弗洛伊德、荣格、艾瑞克森、弗洛姆、卡尔·罗杰斯、维克多·弗兰克尔、萨尔瓦多·米纽秦等等提出了不同的治疗哲学和工具,深刻地改变了西方人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

如今,我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类似美国上世纪50年代消费主义崛起、传统价值观面临挑战的精神危机,我们也在努力寻找精神上的安顿之所。但这些源自西方的咨询理论和技巧到底多大程度上能解决我们中国人的心理问题?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艾莉森·戈普尼克写过一篇《大卫·休谟如何治愈了我的中年危机》,这位女教授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在儿童认知心理学领域建立了世界性的声誉,却在50岁那年爱上了一个女人。之后,她的整个人生渐渐崩塌,曾经定义身份的一切都已经离她远去。她不再是个科学家、哲学家、妻子、母亲或者情人。医生给她开了百忧解药物,建议她学瑜伽和打坐。这些都没能拯救她出泥沼。但后来,因为打坐,她对佛教着了迷,开始探寻佛教和休谟之间的关联。最终她是在对人类思想纯粹无止境的好奇探索中找到了救赎。

我们很难达到这种教授的境界。但人生指南的市场上那么多买家和卖家,就对人类精神的理解而言,心理咨询与文学、哲学又有什么根本区别呢?读一本《安娜·卡列尼娜》,与做一段优秀的婚姻咨询之间,到底有什么根本区别呢?

我向咨询师李明请教这个问题,他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咨询中心主任,也是“叙事疗法”在国内最主要的推动者。“叙事疗法”是一个发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取向。这个疗法是使用故事或者叙事作为一个根本隐喻来理解心理咨询工作。它看到了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故事,会受到我们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中的一些宏大故事的左右,我们会用社会生活当中到处存在的、耳熟能详的、各种各样的说法来解释我们自己的人生。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咨询师向我们强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同,咨询的对象不是病人,而是正常人。我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面临的个人挣扎,也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人生普遍的困惑,对于意义、价值和目的的追寻。与其说,我们是在寻求一种治疗心灵痛苦的药方,不如说,我们是在寻找一种美好生活的调料。

据《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