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创新仍待提振_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

原标题:“双面”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创新仍待提振

10月16日至1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格外热闹。在这里,2019 CLE中国授权展、CKE中国婴童展、CTE中国玩具展、CPE中国幼教展四大展同时举行。

除了吸引了国内外诸多重磅品牌参与外,《国际金融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这一号称亚洲规模第一的展会上,新能源、物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等科技时尚元素也出现在一些行业头部企业展示的产品中。

过去几年,婴童经济一直是消费领域的投资热点,这一行业亦处于规模增长阶段。不过,在同展会现场不少企业代表沟通时,大家纷纷指出,行业还有一些问题未能解决,包括集中度低、仿制带来产品创新缺乏等,且这些问题在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身上更为明显。

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坚持创新并不容易,因为需要投入。他另指出,从制造业角度来看,其所处的行业当前也存在一些挑战,基于此,企业的创新更需加快。

规模增长

嫁接了科技的温度感应睡袋、可以吃的婴儿服饰面料、充满科技含量的安全座椅……18日上午,记者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婴童产品,覆盖全品类玩教具、婴儿推车、汽车座椅、喂养用品、哺育用品等。除了凑热闹来观看展会的消费者,不少婴童用品经销商也穿梭其中。

一名来自昆山的婴童用品经销商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参与这一展会。“我自己代理了一些母婴品牌,这次参展是想了解下行业的产品发展趋势,尤其是一些国际大牌的产品。挺震撼的,一些新品在技术上确实很先进,也很诱人”。

正如这名经销商所说,此次展会吸引了很多国际品牌。中玩协方面表示,包括LEGO、BANDAI、HABA、Playmobil等家喻户晓的品牌均参与了此次展会。此外,今年首次亮相展会的国际品牌更是创历届之最,全球玩具巨头Spin Master、全球领先的桌游品牌Asmodee、欧洲艺智美学玩具品牌DJECO等也齐聚于此。

对于身处“主场”的本土品牌来说,这样的行业盛宴更是不容缺席。展会上,包括好孩子、贝亲、巧儿宜等均亮出了重磅新品。

展会现场,国内某知名婴童品牌的高层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伴随消费升级的推进,中国的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还在继续发展阶段。“今年明显感觉到,很多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商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侧面反映出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已经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

根据主办方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四展整体规模达23万平方米,展位数量11339个,增长11%;展商数量2508家,增长8%;品牌数量4859个,增长12%。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中国的婴童经济仍旧十分火爆。

问题待解

今年4月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全行业生产企业超过2万家,总产值超过6500亿元。

此次展会期间,中玩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玩具(大口径)出口额315.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对美国出口额96.7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此外,作为当前销售重要渠道之一,今年电商平台玩具和婴童用品增长尤为明显,其中,天猫平台数据显示,1-8月娃娃类、拼插积木类玩具、电动童车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达64%、56%、44.2%;婴童用品方面,1-8月天猫平台四轮手推车、安全座椅、奶瓶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达44.5%、39.2%、31.6%。

不过,此次展会上,多名企业人士坦言,尽管多个口径反映的行业数据不错,但当前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发展仍和国外有不少差距。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市场很大,且每年在增长,但是问题很多。第一,品牌缺失,不是说给产品贴个标就成为品牌了,品牌包括内涵价值观、创新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第二,缺乏产品的体系化思考。过去,很多企业看见某一个东西好,就拿回来继续做,对于产品前后的逻辑以及产品的体系化缺乏思考。”前述婴童品牌高层表示。在他看来,本土一些头部企业已经实现从代工到自有品牌的转型,但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贴牌加工阶段。与此同时,因为缺乏创新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也较为突出。

好孩子创始人宋郑还指出,过去很多企业都说要创造消费,但如今已经不再适用。“现在都已经变为用户导向,要研究客户,来驱动产品的创新。”他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开发近百种产品或许只有几个是成功的,需要较多投入,而仿造者仅仅需要仿制那些成功的产品,看似很省力,但一个企业真正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还是要走自有品牌生产的道路。

(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