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自控的少年,幼儿时期缺失了一堂重要的课,法律无法救心]

最近少年问题引爆了新闻头条和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讨论用降低法律约束年龄,约束少年。

但是法律真的能够起到约束作用吗?少年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考虑他们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吗?他们会考虑他们将要付出的代价吗?他们会因为代价而止步吗?

热血少年最易冲动,他们缺少自控力,缺少内心的约束,这些自控力和内心的约束来自于家人的爱。

10月25日,新闻报道,一少年用砖头从背后多次击打老师头部,致使头部流血至今伤势不明。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首先是道德约束,成年人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世人对事情结果的容忍度,这就是道德约束,一般人都会在这一红线处止步,因为一旦踩到红线或突破红线,将面临的是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使得人们不敢逾越红线。

其次是法律约束,这是对一些无视道德,突破道德红线的人准备的最后一道底线,这道线由国家会强制执行,一旦突破,代价可想而知,付出的代价使人望而却步。

人们之所以不轻易突破这两道红线,主要是付出的代价,这才使得这个世界更规范化更秩序化。

但对于少年儿童呢?他们做错事情以后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又有什么约束他们?

我国的法律不适用于少年儿童,所以法律对他们没有约束。

至于道德,他们身处在家庭和学校小范围内,社会道德根本触及不到他们。

唯有家人的爱和学校的校规是他们约束,但是家人的爱才是他们关键的道德约束。

没有了这个约束就像孙猴子没有了紧箍咒。

幼儿时期如果确实了“爱的教育”这堂课,那对于少年人来说也就失去了爱的道德约束。

失去了爱的道德约束的孩子有两种:一种是在缺少家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种是在过度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对于在缺少家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爱的缺失,约束力也在不断的减弱,学校校规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约束力。

对于在过度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溺爱让他们无视别人的感受,所以在他们看来如果做错了事情,会有家人来承担后果。

缺失爱的少年人更容易热血上头,以他们的无知无畏,根本不考虑代价,也根本不知道代价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收货过爱,所以在他们看来自己了然一身根本没有什么可付出的。热血的他们甚至有着更可怕的思维,“做错了,大不了我赔命。”

每个人都是从青少年时期过来的,回想青少年的时候,谁都有过冲动,冲动时的眼中只有愤怒,那种热血上涌的无所畏惧,根本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语句可以形容的。

当然很多人都被爱拉了回来,虽然有些人可能会想“我是被老师或家长暴力管教的。”但因为你心中还有家人的爱,所以在褪去了年少轻狂后,又回归了道德原则。

普通少年尚且如此,更何况缺少家人爱的少年,他们没有家的约束,也没有爱的约束,更感受不到道德的约束。

他们根本不了解别人的感受,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

他们孑然一身,在他内心深处,做错了事我自己负责,不需要连累别人,也不连累别人。

因为没有爱,所以内心更加冷漠。

过度的溺爱使得孩子感觉不到别人的情绪。

他只知道只要他想要的就可以得到,别人都应该以他为中心,他只要自己的感受。

因为家人的包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们根本不知道考虑后果,因为家人的存在告诉他,他不需要考虑后果,更不需要他付出代价,承担后果。

对于文章开始提到的少年砖砸老师,很多人知道这件事以后要,求严惩行凶者。

但是严惩行凶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关注并帮助这些无知无畏的青少年。

少年本就是初生牛犊,他们无知无畏,热血冲动,做事时不知道后果也不考虑后果,这是少年的通病。

严惩只能是事后的惩罚手段,但并不能杜绝孩子冲动时的过激,因为他们不是成年人,在知道有法律约束或严惩时而三思而后行。

当他们缺乏爱,时他们内心了无牵挂,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

法律即便是可以严惩行凶者,但是却无法救赎这个孩子的心,成长中的孩子心灵会更加扭曲,一个心灵扭曲的人对于社会是一个威胁。

约束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人的爱,与其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严惩孩子,不如惩罚并教化父母。

突然有个想法:假如学校对孩子进行家爱测试,测试及格分附近的,约谈家长,不及格的可以报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强制劳教,只有让家长给孩子补上爱的教育这堂课,才会使这些少年的心在爱的抚摸下健康成长,这样他们会自行约束自己的行为。